重大消息:在公务员考试中作弊,属犯罪行为,量刑三到七年!

2019-12-19 10:46| 发布者: admin| 查看: 157116| 评论: 0


      最高人民法院、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《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》(以下称《解释》),并确定2019年9月4日起实施!《解释》就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(九)》:“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,组织实施考试作弊的行为列入刑事犯罪”这项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诠释。


      哪些属于“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

      根据《刑法》规定,组织考试作弊罪、非法考试、提供试题、考试罪和代替****罪的适用范围是“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”。

      《解释》中明确高考等4类考试作弊属犯罪:

      (1)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、研究生招考试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、*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;

      (2)中央和地方公务员录用考试;

      (3)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、国家教师资格考试、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、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、资产评估师资格考试、医师资格考试、执业药师职业资格考试、注册建筑师考试、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等专业技术资格考试;

      (4)其他依照法律由中央或者地方主管部门以及行业组织的国家****。

      在此基础上,《解释》第一条第三款进一步规定前述规定的****涉及的特殊类型招生、特殊技能测试、面试等****,属于“法律规定的国家****”。


      哪些情形属于“情节严重”?

      3日发布的司法解释,专门对“情节严重”的情形进行了明确。

      情形一:高考、研考、公务员录考作弊

      《解释》明确,普通高等学校招生****、研究生招生****、公务员录用****社会关注度高、影响大、涉及面广。在这三类****中组织作弊的直接规定为“情节严重”。

      情形二:致****推迟、取消或启用备用题

      《解释》将因作弊导致****推迟、取消或者启用备用试题的明确规定为“情节严重”。

      最高法有关负责人介绍,有些****作弊犯罪案件是****工作人员作案,特别是在考前作弊案件中往往能见到“内鬼”参与的“影子”。行为人在考前通过贿买特定知悉人员等方式非法获取****试题、****,而后实施组织****作弊。

     情形三:多次组织及人数器材达标

      《解释》将多次组织****作弊,组织三十人次以上作弊,以及提供作弊器材五十件以上的规定为“情节严重”。

      情形四:违法所得三十万元以上

      基于严厉惩治组织****作弊犯罪的考虑,《解释》将违法所得三十万元以上的规定为“情节严重”。

      哪些器材属于“作弊器材”?

      对于“作弊器材”的认定标准:通过伪装以规避考场检查

      司法解释规定:“具有避开或者突破考场防范作弊的安全管理措施,获取、记录、传递、接收、存储****试题、****等功能的程序、工具,以及专门设计用于作弊的程序、工具,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之一第二款规定的‘作弊器材’。”

      最高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对此解释, 凡是通过伪装以规避考场检查并可以发送、接收****试题、****的纽扣式数码相机等设备,均可以认定为“作弊器材”。

      对于“作弊器材”的认定依据:省级部门及相关规定

      在此基础上,为统一作弊器材的认定程序,《解释》第三条第二款进一步规定:“对于是否属于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之一第二款规定的‘作弊器材’难以确定的,依据省级以上公安机关或者****主管部门出具的报告,结合其他证据作出认定;涉及专用间谍器材、窃听窃照专用器材、‘伪基站’等器材的,依照相关规定作出认定。”

      开考前被查处是“既遂还是未遂”?

      从实践来看,组织****作弊的案件不少在****开始之前即被查处,此种情形之下组织****作弊的目的未能实现,究竟应当认定为犯罪既遂还是未遂?此次司法解释进行了明确。

      组织****作弊罪的构成要件行为是组织作弊以及为他人实施组织****作弊犯罪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帮助,只要组织****作弊的行为已经实际严重危害到****秩序,即应当认定为犯罪既遂,作弊目的是否实现不应当影响犯罪既遂的成立。


      关于****开始前被查处的作弊如何认定的问题,《解释》第六条规定:“为实施****作弊行为,向他人非法****或者提供法律规定的国家****的试题、****,试题不完整或者****与标准****不完全一致的,不影响非法****、提供试题、****罪的认定。”

      《解释》对非法****、提供试题、****罪也设有两档法定刑。其中,情节严重的,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。

代替****如何处罚?

      《刑法》规定,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法律规定的国家****的,构成代替****罪,处拘役或者管制,并处或者单处罚金。

      最高法有关负责人介绍,为考虑到替考的情况、情节存在差异,所涉****的类型有所不同,为体现贯彻彰显宽严相济刑事政策,促使代替****的行为人悔过自新,对确有悔罪表现的,可依法宣告缓刑。

      此外,《解释》还明确了在法律规定的国家****以外的其他****中实施****作弊犯罪的处理规则。


责任编辑:棉棉